SC(07)330道岔及其结构原理
SC(07)330道岔是一种基于92型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改进设计的铁路道岔,其核心部件包括Ⅲ型弹条改为Ⅱ弹条,以及优化设计的道岔侧向平面线型。道岔侧向平面线m圆曲线型,以改善列车侧向进出岔的运行条件,减少尖轨的磨耗。此外,曲线mm。
为了解决岔枕预埋塑料管失效后的快速更换及塑料套管与岔枕等寿命问题,我们采用了缓冲套(复合缓冲套)。这种缓冲套可以缓冲横向力对岔枕螺栓的冲击,并降低横向力作用点的高度,从而改善岔枕螺栓的受力状态。同时,我们还采用了分段必赢Bwin国际官网分级调整板下垫层刚度,实现了岔区刚度均匀化,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顺性和舒适性。
为了解决道岔性能问题,我们优化了电务锁闭机构,解决了卡阻问题。道岔平面尺寸方面,道岔全长为37907mm,辙叉长度为5992mm,基本轨长度为15700mm。道岔前长为16853mm,道岔后长为21054mm。这些尺寸可以与92型60kg/m钢轨12号木枕道岔实现整组互换。道岔允许通过速度方面,直向为客车120km/h,货车90km/h(轴重23t);侧向为50km/h,导曲线m。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我们可以选择间隔铁或限位器作为温度力传递结构。在轨温变化幅度≥90°的地区,尖轨跟部应为间隔铁(限位器),作为温度传力结构;而在轨温变化幅度<90°的地区,尖轨跟端可以不设传力结构,但可以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选择设置跟部传力结构。
道岔轨下基础近碎石道床设计,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岔枕,岔枕垂直于主线mm。第一牵引点动程为180mm,第二牵引点动程为75mm。
当道岔用于单渡线m,若线m,单渡线时,长岔枕应另行设计。直股护轨跟端至直上股岔后配轨轨端距离为446mm,侧股护轨跟端至侧下股岔后配轨轨端距离为1185mm。
SC(07)330道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铁路运输环境。
本文由: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共创必赢之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