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丝路齐鲁风光
7月30日12时39分,满载着洗衣机、冰箱等货物的75058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开出,开启万里跨国之旅,这是国铁企业为中国企业“买全球、卖全球”提供运力支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以及世界级港口群的海运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海关、物流必赢官方网站企业等的密切协作,持续扩大中欧班列开行覆盖范围,大力推行多式联运业务新模式,不断提升运输品质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助力山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铁动力”。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至2024年6月,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1万列,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之一;截至7月30日,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3万列。济南铁路物流中心胶州营业部负责人高义田用一组数据诠释了胶州站中欧班列开行的发展变化:开行频率从每月1列发展到现在的每日1列,目的地国家从最初的5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23个国家54个城市,运行时速从最初的80公里加快到现在的120公里多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始终把大力推动中欧班列发展作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政府部门协同联动,积极推动济南、青岛两市中欧班列开行量快速增长,助力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济南、青岛为双核,以临沂、烟台等地为节点,辐射欧亚国家的山东中欧班列运输网络。围绕保障山东中欧班列安全高效开行,济南局集团公司发挥铁路统一调度指挥优势,货运、车辆、运输、调度部门共同制定保障措施,优化班列方案编制、运行线路铺画、取送车作业组织和班列运行组织。根据口岸站作业能力,他们动态调整班列运行方案,全力满足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过去10年,山东中欧班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跨越从最初年均开行不到200列,到2024年突破2200列,年开行量增长10倍。目前,山东中欧班列国际运营线个城市,构筑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近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不断优化物流服务流程,创新运输作业模式,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运输需求,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物流园集结,精准化服务。针对中欧班列货物品类、规格等方面呈现的特点,济南铁路物流中心胶州营业部整合资源,设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即货物提前集结到指定场地,进行测偏、整备等货运安检工作,保障集装箱按时发出,甩箱率降为零,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创新作业模式,提升运输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胶州站通过改造提升物流园区内线路设备,使之具备直开条件;联手集装箱中心站和相关物流部门,提前按周精准制订发车计划,车辆周转效率提升10%,作业效率提升25%;通过“胶黄小运转”班列,实现铁路集货前置化,即出口集装箱提前集结并整批经铁路转运至港口,物流效率提升20%以上、成本降低15%。“手牵手”协作,全流程畅通。济南局集团公司携手海关完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海关服务能力,先后建成董家镇站、朱保站海关监管场站,推广国际联运“快速通关”服务,提升班列通关效率;胶州站推动胶州铁路场站功能升级,将海关监管延伸至铁路节点,实现“内地报关(铁路站)、港口放行”的一站式通关,有力增强中欧班列的品牌竞争力。山东中欧班列的开行,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山东好品”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为省内企业“角逐”海外市场打开一条便捷通道,同时也为欧洲生产商和贸易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跨越万里山海的“双向奔赴”正在持续上演。近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联合山东省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好品山东、鲁贸全球”活动,“一企一案”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临沂临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山东名牌企业开行定制化专列,开辟了“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打造“齐鲁沿黄专列”品牌,全力保障山东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10年间,山东中欧班列由最初单一货类拓展为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上万种商品,新能源整车及配件、高端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占比明显增加。数据显示,从济南、青岛等地开出的中欧班列先后服务进出口企业2万余家,进出口货值超1200亿元,为海尔、海信、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600余列。与此同时,济南局集团公司通过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将国外优质产品引进国内,中欧班列与地方产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在临沂,他们开行木材运贸一体化专列,将欧洲、中亚、东南亚的板材通过中欧班列运回国内,带动木材等产业集群发展,助力临沂打造“中国板材之都”。据了解,山东中欧班列的回程班列开行量由2019年的93列增加至2024年的1058列,回程班列占比由2019年的9.4%增加至2024年的47.7%;货物品类在最初的板材、棉纱基础上,增加了纸类、粮食类、石油焦、煤炭、铝锭、钾肥、金精矿等。德国啤酒、法国葡萄酒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优质商品也随着中欧班列来到齐鲁大地,丰富了山东人民的餐桌。穿山越海,联通世界。山东中欧班列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齐鲁大地经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钢铁丝路 齐鲁风光 钢铁丝路 齐鲁风光 ——济南局集团公司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纪实 图为近日,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从胶州站驶出。王 镇 摄 胶州湾畔,海风阵阵;风笛声声,铁龙驰骋。 7月30日12时39分,满载着洗衣机、冰箱等货物的75058次中欧班列从青岛胶州站开出,开启万里跨国之旅,这是国铁企业为中国企业“买全球、卖全球”提供运力支撑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山东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以及世界级港口群的海运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海关、物流企业等的密切协作,持续扩大中欧班列开行覆盖范围,大力推行多式联运业务新模式,不断提升运输品质和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为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助力山东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铁动力”。 自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至2024年6月,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1万列,成为用时最短突破万列的省份之一;截至7月30日,山东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3万列。 从连点成线到组网成面 ——国际运营线个城市 济南铁路物流中心胶州营业部负责人高义田用一组数据诠释了胶州站中欧班列开行的发展变化:开行频率从每月1列发展到现在的每日1列,目的地国家从最初的5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23个国家54个城市,运行时速从最初的80公里加快到现在的120公里…… 多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始终把大力推动中欧班列发展作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与政府部门协同联动,积极推动济南、青岛两市中欧班列开行量快速增长,助力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济南、青岛为双核,以临沂、烟台等地为节点,辐射欧亚国家的山东中欧班列运输网络。 围绕保障山东中欧班列安全高效开行,济南局集团公司发挥铁路统一调度指挥优势,货运、车辆、运输、调度部门共同制定保障措施,优化班列方案编制、运行线路铺画、取送车作业组织和班列运行组织。根据口岸站作业能力,他们动态调整班列运行方案,全力满足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 过去10年,山东中欧班列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跨越——从最初年均开行不到200列,到2024年突破2200列,年开行量增长10倍。目前,山东中欧班列国际运营线个城市,构筑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北达蒙俄、南至东盟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从单一运输到多样化服务 ——创新作业模式,提供全流程高效服务 近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不断优化物流服务流程,创新运输作业模式,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运输需求,依托中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物流园集结,精准化服务。针对中欧班列货物品类、规格等方面呈现的特点,济南铁路物流中心胶州营业部整合资源,设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即货物提前集结到指定场地,进行测偏、整备等货运安检工作,保障集装箱按时发出,甩箱率降为零,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创新作业模式,提升运输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胶州站通过改造提升物流园区内线路设备,使之具备直开条件;联手集装箱中心站和相关物流部门,提前按周精准制订发车计划,车辆周转效率提升10%,作业效率提升25%;通过“胶黄小运转”班列,实现铁路集货前置化,即出口集装箱提前集结并整批经铁路转运至港口,物流效率提升20%以上、成本降低15%。 ——“手牵手”协作,全流程畅通。济南局集团公司携手海关完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海关服务能力,先后建成董家镇站、朱保站海关监管场站,推广国际联运“快速通关”服务,提升班列通关效率;胶州站推动胶州铁路场站功能升级,将海关监管延伸至铁路节点,实现“内地报关(铁路站)、港口放行”的一站式通关,有力增强中欧班列的品牌竞争力。 从“单向进发”到“双向奔赴” ——品类扩展至上万种,去回程双向均衡运输 山东中欧班列的开行,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山东好品”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为省内企业“角逐”海外市场打开一条便捷通道,同时也为欧洲生产商和贸易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跨越万里山海的“双向奔赴”正在持续上演。 近年来,济南局集团公司联合山东省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好品山东、鲁贸全球”活动,“一企一案”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临沂临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山东名牌企业开行定制化专列,开辟了“班列+跨境电商”“班列+冷链”“班列+运贸一体化”“班列+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打造“齐鲁沿黄专列”品牌,全力保障山东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 10年间,山东中欧班列由最初单一货类拓展为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上万种商品,新能源整车及配件、高端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占比明显增加。数据显示,从济南、青岛等地开出的中欧班列先后服务进出口企业2万余家,进出口货值超1200亿元,为海尔、海信、玲珑等重点企业开行供应链专列600余列。 与此同时,济南局集团公司通过不断优化进出口结构,将国外优质产品引进国内,中欧班列与地方产业的结合日益紧密。在临沂,他们开行木材运贸一体化专列,将欧洲、中亚、东南亚的板材通过中欧班列运回国内,带动木材等产业集群发展,助力临沂打造“中国板材之都”。 据了解,山东中欧班列的回程班列开行量由2019年的93列增加至2024年的1058列,回程班列占比由2019年的9.4%增加至2024年的47.7%;货物品类在最初的板材、棉纱基础上,增加了纸类、粮食类、石油焦、煤炭、铝锭、钾肥、金精矿等。德国啤酒、法国葡萄酒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优质商品也随着中欧班列来到齐鲁大地,丰富了山东人民的餐桌。 穿山越海,联通世界。山东中欧班列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齐鲁大地经贸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铁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4、本网外链内容出于展示更多信息的目的,任何外链的网页失效或被篡改均与本网无关。
本文由: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共创必赢之路提供
- 上一篇:3000个免费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