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则“青春力量”主题素材让你的作文迸发出无限活力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东升的旭日,朝气蓬勃;青春是雨后的彩虹,绚丽迷人;青春是香醇的美酒,芬芳甜美。拥有青春,就拥有无限可能,而攥紧青春的力量,就拥有了冲破重重困难、迎接种种挑战的勇气,因为青春是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它能催发青年人的躯体,启迪青年人的智慧,灌输给青年人热烈的感情和奋斗的勇气。
青春总是同梦想相伴,而梦想需要与奋斗同行。当年,一支支青年垦荒队奔赴荒原冻土,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新时代,
像一棵棵红柳、一朵朵格桑花,扎根西部、播撒知识,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置身于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新时代青年更要发扬奋斗传统、释放奋斗激情。奋斗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只有立根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青春才能绽放出绚丽之花。奋斗也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显担当。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不惧挑战的探索尝试、不畏艰难的负重前行,都是对青春最有效的磨砺。向下扎根,向上拼搏,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广大青年一定能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抵达梦想的彼岸。
育出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了底气;孜孜不倦地探索,
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探索出雷达未来发展的可行途径……放眼神州大地,一大批青年在创新创造中挑大梁、担重任,彰显着青年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气神。
今天,我们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呼唤着大批创新人才。作为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群体,广大青年应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激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争当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尖兵,善作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锋,在助力人民美好生活上勇于探索,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从青春中汲取的力量,让多少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让多少人不惧艰辛、深耕坚守,让多少人不惧挑战、无畏向前。历史的天空中,中国青年用一腔赤子心,为中国堆砌起一个辉煌盛世;未来的进程里,我们也将用一股激越的豪情,为中国铸就一个锦绣未来!
随着此轮大范围雨雪天气的来临,一则“我国将遭遇2008年以来最复杂春运天气”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如何保障雨雪天气下旅客安全出行?一支支青年突击队给了我们答案。
新乡南机车整备场灯火通明,数十名青年突击队成员正在对库内机车进行检修作业,
“低温会使线路结冰,需要人员定时对铁轨进行除雪打冰、对道岔活动部位涂抹防冻液,让其动作正常,确保列车安全通过。”为应对此轮降雪,
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大家抓紧点,在清扫过的地方涂上防冻液。”宋文阳站在山东泗水站内17号道岔处,向配合作业的青工呼喊着……
“徐州东站在京沪、徐兰、徐连以及徐宿盐淮等多条线路的交汇点上,东南西北的降雪都会影响到我们车站旅客的出行,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做好恶劣天气下旅客退改签的应急准备。”1月31日,尹惠子在给班组的培训中反复强调。
早早前往进站口、候车厅等重要位置,为维持良好有序的乘车环境,手不停、眼不歇、嘴不住地忙碌着。对她来说,“以雪为令”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向前,青年突击队员挺身而出直面风雪,以青春之力为春运保驾护航。身后,铁路共青团聚焦青年需求,为风雪春运战线上的队员们做好服务保障。
正在紧张地办理旅客列车接发及中欧班列开行的工作。两小时内,王锦霞已接了近百个电话,通过与现场除雪人员、机车乘务员等人员的沟通,确保大雪天气下站内行车安全畅通。虽然工作量较平时有所翻倍,但她觉得“这个春运过得特别有意义”。
什么是青春?如何才能青春无悔?这批90后、00后的铁路青年们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面对自2008年以来最为复杂的一次春运,一支支由90后、00后组成的青年队伍穿梭在
各大车站、各条铁路,为此次春运保驾护航。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青春不仅仅是干轰轰烈
2024年5月4日,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游客如织。天柱山大龙窝游客中心附近有一道山溪,山下三四百米处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山庄,名为卧龙山庄。据了解,庄主葛结林将山庄建成后,他的女儿、北师大毕业生葛翔宇回到山村,毅然成为高知农二代。两代人接力,用文化和网络的力量为乡村文旅产业赋能。
卧龙山庄庄主葛结林今年52岁。2009年,葛结林在天柱山建造了卧龙山庄,他不断地在全国各地走访、学习,最后将所学用于卧龙山庄的建设。2015年,安徽作家村、安徽画家村在山庄揭牌。这一年,天柱山卧龙山庄荣获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2019年,葛结林的女儿葛翔宇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决定回到天柱山和父亲一起打拼。
“我们接受省级电视台的报道,又将传统的口碑宣传转为新媒体宣传,还联合摄影家协会打造网红景点。 ”这样的举措效果明显。2022年和2023年,卧龙山庄先后获得安徽省森林康养基地、安徽省职工疗休养基地和全国农民共享田间学校等称号。
恰逢5月4日青年节,即将当外公的葛结林提到女儿时满脸自豪:“她从名校毕业,愿意回来从事乡村文旅产业,并且用文化和网络当翅膀,非常难得。从女儿身上,我看到了青年人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也感受到了青春和奋斗的力量。 ”
近年来,大学生回村创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大材小用,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他们觉得大学生回村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北大名校毕业必赢官方网站生葛翔宇便回村当起了高知农二代,并利用文化和网络带动乡村文旅“起飞”,让火热的青春在乡村绽放光芒。
本文由: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共创必赢之路提供
- 上一篇:奖!这10家单位获全路荣誉